中國人歷來認為燕窩養(yǎng)陰潤燥、補中益氣,是滋補養(yǎng)身的佳品。
雖然從現(xiàn)代科學的角度來看,燕窩的營養(yǎng)價值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高,燕窩中也沒有蘊含什么特殊的營養(yǎng)物質,但似乎這并不妨礙許多人對燕窩的“迷信”。

隨著國人經(jīng)濟能力的提高,對燕窩一類傳統(tǒng)滋補佳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燕窩的價格不斷提高,也讓采燕窩人的收入水漲船高,但就算是這樣,似乎也已經(jīng)沒有人愿意繼續(xù)從事這一行了,畢竟采燕窩是一項十分危險的工作,而采燕窩人余成明也成為了他們當?shù)貛缀跷ㄒ坏牟裳喔C人。

危險的工作:懸崖峭壁采燕窩
現(xiàn)代燕窩行業(yè)出于環(huán)保和產(chǎn)量的考慮,大多采取人工搭建適合金絲燕筑巢的人工屋等技術引導金絲燕前來筑巢,再進行人工采摘,從而達到解決金絲燕保護和燕窩產(chǎn)量的矛盾。
不過,在四川省雅礱江邊的山村里,還有人遵循著原始的采摘方式、在峭壁上采摘燕窩,這也是村里自從清朝就延續(xù)下來的傳統(tǒng)。
這是一個在四川省冕寧縣青納鄉(xiāng)的山村,它位于雅礱江邊的大山里,名叫海子村。

在連綿的大山中,村里人依靠傳統(tǒng)的下地勞作只能換取十分微薄的收入,但大自然給了這個山村另外一條致富之路:采燕窩。
眾所周知,燕窩就是燕子所筑的巢,雀鳥們利用苔蘚、海藻和柔軟植物混合他們的羽毛和唾液結成燕窩,成為了人類眼中的“補品”,不過,并不是所有的燕子結成的窩都能是具有營養(yǎng)價值的“燕窩”。
燕子中能夠產(chǎn)燕窩的只有6種金絲燕,其中一種就棲息在雅礱江岸的懸崖峭壁之上。

依照現(xiàn)代理論分析,雅礱江邊的山崖大多是石灰?guī)r,山腰處有許多溶洞,這里正是金絲燕的最佳棲息地之一,常年棲息著數(shù)以萬計的金絲燕——當?shù)厝朔Q之為“巖燕”。
從清朝中期開始,當?shù)鼐陀信缿已虑捅?、采挖燕窩的傳統(tǒng),傳承到現(xiàn)在,還愿意從事這項危險工作的人已經(jīng)很少了,余成明成為了現(xiàn)在村子里幾乎唯一的“采燕窩人”。
在很多人眼里,余成明是一個瘦小精干、皮膚黝黑的農民,如果說他有什么與眾不同之處,那就是他的雙臂比普通人的更長一些,似乎這預示著他天生就比其他人更加善于攀爬峭壁、更加“適合于”從事采燕窩的行業(yè)。

余成明表示,1979年,自己還是一個十幾歲的小伙子,那時他經(jīng)常跟著村里兩個村民去懸崖峭壁上采燕窩,慢慢就把這項技能先學會了。
海子村傳下來的采挖手法很傳統(tǒng),主要就是將自己“掛”在懸崖峭壁上,到燕洞里掏燕窩,過程十分艱險,余成明說,燕窩都是用命“搏”回來的。

樸素的堅持:一個燕洞每年只采一次
采燕窩很危險,但余成明采燕窩的工具卻很“簡單”,他使用的工具就是攀巖用的繩索和伸縮套桿。
根據(jù)燕洞位置的不同,到達燕洞所需要的繩索長度不同,最長的需要上百米的繩子,而伸縮套桿伸展之后長度有15米,可以用來套取巖壁上的燕窩。

余成明通常會在每年四五月份外出采燕窩,他的“工作范圍”遠至甘孜、雅安、樂山等地,在這方圓數(shù)百公里的范圍內,余成明掌握了40多個燕洞的位置,出門一次他就得在外呆上幾天幾夜,風餐露宿,十分辛苦。
通常,余成明會在傍晚時出發(fā)去采燕窩,因為路途遙遠,他通常會在途中的小鎮(zhèn)上過一夜,第二天天剛亮時,就出發(fā)上山正式開始采燕窩的行程。
從小鎮(zhèn)到山路的起點,開車還需要半小時,這是采燕窩人最后的“休息”時光,上山后他們就需要繃緊神經(jīng)、全神貫注了。

這座山上只有羊腸小道,更多的地方甚至連路也沒有,余成明只能在灌木叢中摸索著前行,到了山崖邊上,道路更是危險:一些地方只能放下半個腳掌,需要扣著巖石、拉著藤條攀登,可謂是“步步驚心”。
經(jīng)過2個多小時的攀爬之后,余成明終于到達山頂,燕洞就在懸崖下的絕壁中間,在親戚的幫助下,余成明將繩子拴在腰間、背著蛇皮口袋飛身下滑。
在旁觀者眼里,余成明動作靈巧,他用雙腳瞪著巖壁快速下滑,下到五六十米時,余成明已經(jīng)接近燕洞,此時,他一腳蹬住巖壁,“飛”離巖壁,像蕩秋千一樣遠離巖壁,再“蕩”回來時,余成明靈巧地落入燕洞,用工具挖采燕窩。

在懸崖上“蕩秋千”是危險,采燕窩時還有更多的辛苦。余成明說,燕洞里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只能用礦燈照明;攀爬時還經(jīng)常要用手指扣巖石縫,導致指甲很難長出來,而且?guī)r石上還會滴水,冷颼颼的,采燕窩的動作要快,否則“舌頭都要凍僵了”。
一個小時后,余成明順著繩子爬回了懸崖頂上,渾身濕透、手指上還有血絲,慶幸的是這次“收成”還不錯,加上燕窩價格連年攀升,他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盡管余成明以采燕窩為生,但對于這份行當,他也有著自己的堅持。余成明表示,40年來,他一直堅持每個燕洞一年只“光顧”一次,而且只在燕子生蛋之前采摘燕窩。在燕子生蛋之后,到小燕子長大之前,他們就不再采摘燕窩了。
余成明說,他們雖然是采燕窩的,但也要給燕子“生兒育女”的機會,只有有了生生不息的燕群,才會有源源不斷的燕窩。

經(jīng)濟的支柱:看著燕窩價格水漲船高
新采下來的燕窩,是黃綠色的,還有點潮濕。需要經(jīng)過輕微晾曬、除去水分之后才能出售給賣家,而如果處理不好,那么燕窩就會“砸”在自己的手里。
不過,余成明已經(jīng)是“熟手”了,采挖、處理燕窩都不在話下,而且,最令余成明最高興的是,近年來燕窩價格連年上漲,這讓余成明的辛苦勞動顯得更有價值。
用余成明的話來說,幾十年來,他是“看著燕窩的價格一路上漲”的。

余成明說,最初他賣燕窩時,價格只有2元一兩,10年前就漲到了200元一兩,到了2019年左右,一兩燕窩已經(jīng)可以買到一兩千元,如今品質好的燕窩價格更是已經(jīng)要數(shù)千元一兩。
最重要的是,余成明的燕窩不愁賣,不用他拿到市場上去叫賣,長期以來每年都有很多人提前打電話預訂他的燕窩,有時候余成明還沒有開始采燕窩,就有人前來預訂。
余成明說,品質一般的燕窩按個賣,一個的價格大約是一兩百元,他一年可以采到五六百個;而燕窩中的“一級貨”一兩可以賣到2600元,一斤就能賣到兩萬六千元,而且每年都被人提前預定,收入很有保障。

現(xiàn)在,光是依靠采燕窩,余成明每年就能夠掙上五六萬元,這讓他感到十分驕傲,因為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家里的經(jīng)濟支柱,畢竟光是靠種地,一年只能掙上幾千元。
雖然燕窩賣得越來越貴,但不像過去“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余成明從不吝嗇和家里人分享燕窩。每次采燕窩歸來,余成明都會拿出幾個燕窩,在溫水中泡開,配上柴火燉出來的土雞湯和家人一起享用,這是余成明和家人的幸福時光。
盡管燕窩價格一直在上漲,但由于采燕窩的工作實在過于危險,現(xiàn)在采燕窩的人也越來越少了。余成明說,十幾年前村里還有幾十個人一起采燕窩,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成為了村里最后一個采燕窩人。
有一段時間,余成明還曾想讓兒子“子承父業(yè)”,讓自己的這份手藝繼續(xù)傳承下去,但要認真說起來,余成明其實也不想讓兒子們從事這份危險的工作。

矛盾的心情:希望但又害怕子承父業(yè)
通常而言,采燕窩需要兩三個人搭檔完成,有人放索、有人攀巖。余成明說,在他們采燕窩的行當里,放索的人才是師傅,而真正攀巖、采燕窩的人是徒弟,因為放索需要體力、精敏和準確,是一門技術活。
如果繩索放長了,在懸崖上來回蕩的時候就很容易撞到巖壁上;而如果繩索放短了,到了燕洞口可能就進不去了。
但對于余成明而言,他一個人也可以完成這些動作,只是過程會更加艱難。

在幾十年的采燕窩生涯中,余成明還積累了很多經(jīng)驗。例如,雅礱江邊的許多巖壁已經(jīng)風化嚴重,采燕窩時要注意將力量集中在指尖、腳尖上,才不會在蹬、踩的過程中將巖壁蹬翻、撞傷身體。
但即使技術嫻熟,余成明在采摘燕窩的過程中,也遇到過很多危險,不小心撞上巖壁更是家常便飯。最近一次,余成明在磨房溝300米的懸崖上采燕窩,在他拉著繩子準備蕩進燕洞時,因為手勁“稍微軟了一下”,就直接撞在了懸崖上,撞斷了兩根肋骨。
但這么多的危險與困難,都沒能“阻止”余成明繼續(xù)采燕窩的決心。余成明說,這是祖宗傳下來的手藝,他要干到干不動為止。

面對著采燕窩手藝即將失傳的窘境,余成明也曾想要讓兒子“子承父業(yè)”,一開始,他的兩個兒子對于學習這門絕技都“很有興趣”。
2013年,余成明第一次帶著兒子去采燕窩。在懸崖邊,余成明向兒子余正才講解著向下攀巖的技巧,但余正才面對100多米高的懸崖嚇得全身發(fā)抖,根本不敢下去,只得放棄。
二兒子余正華的情況要好一些,他曾跟著余成明學習過一段時間采燕窩的手藝,但最終因為太危險了他還是放棄了。

現(xiàn)在,余成明的兩個兒子寧可外出打零工、賺得少一點,也不肯跟著父親采燕窩,而且,他們現(xiàn)在一提起采燕窩還顯得心有余悸,也許采燕窩的手藝也只能傳到余成明為止了。
盡管感到遺憾,但余成明說,以前他想要把手藝傳給兒子,但現(xiàn)在他也不想兒子繼續(xù)采燕窩了,他還是心疼兒子,覺得這份工實在太危險,也擔心兒子會有什么意外。
也許換一個角度來想,懸崖采燕窩這份危險的工作總歸會被時代所淘汰,畢竟人們已經(jīng)尋找到了一種更安全、更環(huán)保、更高產(chǎn)量的燕窩“生產(chǎn)”方式,對于手藝的失傳,不如放平心態(tài)應對。
好了,這篇文章的內容發(fā)貨聯(lián)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如果大家網(wǎng)絡推廣引流創(chuàng)業(yè)感興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備注:發(fā)貨聯(lián)盟引流學習;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zhàn)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