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玩具,一生的回憶。每個人大概都會有兒時與玩具相關的回憶,哪怕一架紙飛機,也算是在邊走邊失去的人生里一種特別的慰藉。特別是在沒有網絡電玩的年代,玩具填補了無聊空虛的時光,留下了美好的追憶。戀舊長情的人永遠年輕,年逾五十的陳國泰仍對玩具如癡如醉,童心未泯,坐擁玩具王國的他寫就第一本中國近代玩具發(fā)展史《中國小玩意》,紀念那些曾經給兒時帶來無限歡樂的有趣擺設或者物件。

·《中國小玩意》,上海三聯(lián)書店,陳國泰著。
找尋初心歸來仍是少年
生于20世紀60年代香港的陳國泰從小就與玩具結下了不解之緣,鐵皮發(fā)條青蛙、奧特曼、機器人、各式積木和拼圖都愛不釋手。上了中學的他還經常在玩具店櫥窗流連忘返,直至家變移居新加坡,人生的轉折點也開啟了他跌跌撞撞的淘寶之旅。正值風華正茂時,陳國泰放棄了設計師的正經工作,他看了日本收藏家北原照久《Yesterday of Toys》,這本干貨滿滿的古董玩具收藏可謂他的啟蒙讀物,也正是這本書讓他下定決心在玩具的國王里圓夢。當他有幸拜訪這位在他心里封神的偶像時,那場面大為震驚,“當我進到他的博物館,覺得自己無法與他比。我十分震驚,他當時的博物館里收藏了1.5萬件藏品,而我只有幾百件。”
不管是當時還是如今,比起珠寶、木器家具,玩具都算是鮮有人問津的小眾藏品。陳國泰在新加坡那些年正值經濟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他也見證了很多物件的更新?lián)Q代。下班路上或者周末,他走街串巷不為觀光游覽,不是去跳蚤市場轉悠,就是撿拾街里街坊淘汰的“破爛兒”。一入玩具圈深似海,從此鈔票是路人,陳國泰手上稍微富裕點就到店里淘換老式玩具,有時候錢還沒捂熱乎就急著拔草心水的尤物。
1992年首次舉辦玩具展,千禧年后傾其所有積蓄投產第一批鐵皮玩具。雖然參觀和購買者寥寥,就在夢想快要落到低谷時,又意外得到了一次商場擺攤的機會,待落袋回溫,他又找了幾個哥們兒集資,在新加坡開了第一家上海玩具博物館,由于開銷巨大,這家博物館撐了不到五年就歇業(yè)關停了。經歷過幾次大氣大落的陳國泰將人生看作玩康樂棋,只要不退出,每次擲骰子就可能會有轉機。幾十年來,他見證了國產玩具產業(yè)從無到有,學習西方做大做強,也是他經歷自我成長的過程。與其為批發(fā)銷售而發(fā)愁,為何不成立自己的廠牌,在上海一家玩具廠的支持下,他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品牌SAINT JOHN,真正的“中國制造”,國貨之光。
陳國泰出圈的愛好慘遭親朋好友吐槽,他寧肯“放棄做一個正常人”,義無反顧搭建起自己的玩具王國。別人眼里不務正業(yè)、玩物喪志的頑主一門心思投入到鐵皮玩具堆里,從2000年初開始著手研究,因史料和實物的缺乏,斷斷續(xù)續(xù)一寫就是七年,從構思到初稿,幾經修訂到如今簡體版出版歷經整整20年才有了《中國小玩意》?!皩τ诖蟛糠值淖x者來說,這本書是一本玩具書;對賣老玩具的商人,它是一本工具書,可以讓讀者了解玩具的歷史;對做設計的朋友,它是一本了解過去的玩具設計的書;但是對于我來說,它是一本夢想書?!边@本圓夢之書集合了陳國泰收藏的上千件絕版玩具,輔以報紙、宣傳畫等詳實史料的書貫穿了中國玩具在近代的發(fā)展歷程,作為的陳國泰狂熱愛好者對每一件富有時代印記的玩具都如數(shù)家珍,即便只有零散的部件,到他手上也能迅速還原,簡直玩具的活檔案。
民間自制土味小把戲
就像小孩把玩具當活物那樣小心對待,陳國泰從不把它們視為擺設,他眼中的那些玩偶有著前塵今生,充滿著無窮生命力。玩具的歷史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從戰(zhàn)國時代的鞠到唐代的泥塑、毽子,再到明清時期流行的九連環(huán)、七巧板,這些民間玩具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也展現(xiàn)出了當時的社會風尚和審美特征。在北京的廟會上有小販兜售“兔兒爺”,這位傳說被嫦娥選派到人間消災除難的神仙,按照沿襲下來的習俗,每年都要請一只回家,還要在門外把前一年的兔兒爺摔了,暗合辭舊迎新的寓意。
廟會攤位上出現(xiàn)最多的還屬風箏,款式多樣,豐儉由人。蕭乾在《老北京的小胡同》里回憶童年放風箏的樂趣,“那時我是個窮孩子,可窮孩子也有買得起的玩具。兩幾個錢就能買支轉個不停的小風車。去隆福寺買幾個模子,黃土和起泥,就刻起泥餑餑。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風箏的世界。闊孩子放沙雁,窮孩子也能用秫秸糊個屁股簾兒。”魯迅這樣不茍言笑的人居然見了玩具走不動路,非要買回去自己把玩或者贈給友人,他在報章上就寫過逛街見聞:“馬路旁邊的洋貨店里掛著零星小物件,紙上標明,是從法國運來的,但我在日本的玩具店看見一樣的貨色,只是價錢更便宜……大公司里則有武器的玩具:指揮刀,機關槍,坦克車……然而,雖是有錢人家的小孩,拿著玩的也少見。”
在物資匱乏的時代,胡同和巷子里玩的大多是底層人家的窮孩子,所以他們打小就學著低成本找樂,實打實的窮開心。技術高的人甚至會變廢為寶,不花一分錢也玩得開心。玩具都是他們自己DIY的,男孩們找來大人扔掉的煙盒,疊成三角或者元寶拍洋畫。打彈弓的材料一個木叉,一條彈皮筋就搞定了,隨手地上撿塊小石頭做彈子,有了它傍身走起路來都帶風。復雜點的像陀螺、鐵環(huán)、竹蜻蜓等等需要大人幫手才能完成,短粗木頭塊的一頭削成錐形就是陀螺,硬鐵絲掰成圈鐵環(huán)滾起來,竹簽做的手柄一搓就飛上天,放學路上摘個柳條折兩下當笛子吹吹。女孩子們玩的游戲有所不同,用洗衣粉水兌水吹泡泡,廢布條配銅錢做個毽子踢踢,或者舊衣服上扯的破布里裝上沙子縫起來就是個沙包,綁頭發(fā)的皮筋接起來就能跳皮筋了,塑料繩套在手上手指勾來勾去能翻出好多花樣,最簡單的撕張廢紙就能折出個“東南西北”玩玩。
不過在北方女孩看來,還有比翻花繩兒、砍包兒、跳皮筋兒這些游戲更有意思的。她們守著羊肉鋪子門口,不吃羊肉串,也不喝羊湯,專揀剔干凈的羊拐骨,回家洗干凈把羊拐四面涂上各種顏色。找?guī)讉€伙伴玩歘羊拐,先拿起一拐把它拋起來,趁機把另外幾個翻面再去抓那個拋出的,眼疾手快者歘拐自然占上風。那個年代誰要有一副羊拐都拿它當寶貝,籠絡一幫玩家。羊拐玩得多了隨著表面油彩褪去,露出原本的色澤,日久天長還能盤出包漿,也算是額外的驚喜。
傳統(tǒng)與流行文化交織下衍生物
“西學東漸”的思潮和民族資本的壯大促成了中國第一代機械玩具的誕生,從八音盒、上弦玩偶成為宮廷八旗子弟的寵兒。作為現(xiàn)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20世紀初的魔都儼然洋貨大本營,然而高昂的價格令普通工薪階層望而卻步。《良友》畫報曾用大篇幅介紹米老鼠,卡通電影《白雪公主》率先上海公映,迪士尼文化就此傳入中國,為民眾帶來不少異域想象,與此相關的文創(chuàng)產品也相繼問世。

·白雪公主系列玩具
與此同時,本土玩具也不示弱,資本加持下的玩具工廠也從上海起步繼而遍地開花,陳國泰在馬來西亞無意間邂逅的國產電動鐵皮宇宙坦克 (Universe Explorer) 就來自上??翟婢咧圃鞆S。當時就職于商務印書館的出版人張元濟看準了教育啟蒙的商機,在考察了西方教具之后,研發(fā)出了一系列適合中國兒童的紙制棋牌、木質建筑玩具,與其比肩的中華書局也乘勢推出了幾種兒童讀物。魯迅就曾在日記里提過去商務印書館給兒子海嬰買動物棋一事。

·商務印書館出品的啟蒙讀物
本土玩具雖然打開了市場,但顯然沒有花樣多變的西洋玩具受歡迎。而且民國時期洋人設計的中國娃娃,大多是木質或者泥塑的,穿著傳統(tǒng)旗袍,長著丹鳳眼,比穿著鮮艷華麗衣裙、大眼睛忽閃忽閃漫畫風格的西洋娃娃相比,少了幾分俏皮和靈動,自然也會影響到銷路。新式塑料“賽璐珞”傳入中國,這種可反復清洗且不褪色的材料旋即受到玩具制造商的青睞。

·賽璐珞材質玩偶
金屬鐵皮玩具稱霸幾十年以后,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塑料、毛絨材質的玩具成了主流,還有更高大上的附帶聲光電效果的電動玩具。游樂場里孩子們手上的水槍、飛碟大多是塑料或者橡膠的??ㄍㄍ媾济q質地較多,如今很多都被聚酯纖維替代了。陳列在商場的櫥窗里卡通片人物引人駐足圍觀,美國的“變形金剛”、“忍者神龜”,日本的“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聰明的一休”、“花仙子”籠絡了一大批粉絲,本土動畫也不示弱,“黑貓警長”橫空出世,與劇情相關的闖關跳棋、巡邏電動車伴隨了“八零后”一代的成長。

·毛絨玩具

·黑貓警長系列玩具
再到90年代市場經濟浪潮,各種新式產品與日俱增:芭比娃娃、電子寵物、多米諾骨牌、悠悠球、仿真玩偶等等。面對奪人眼球的進口玩具涌入,國產游戲廠商掏空心思“新瓶裝舊酒”,中國經典名著就是個萬能公式,比如大“IP”《西游記》,孩子們在玩萬花筒、拼圖、飛行棋的同時,也不忘回顧師徒四人一路上遇到的妖怪和經歷的磨難。《水滸傳》也因干脆面廣為流傳,事實上卻是零食沾了傳統(tǒng)文化的光。校園里人手一包小浣熊干脆面,不僅味美價廉,更因為他們惦記著口袋里附贈的水滸英雄卡,108款吸引著食客邊吃邊尋寶,這些孩子們手上的籌碼雖說不能召喚神龍,集齊全套好歹能在好友面前顯擺一番。這些紙質玩具培養(yǎng)了孩子的收藏意識和冒險精神,也是他們社交啟蒙的利器。
買快餐贈玩具這樣的“吃貨福利”從上個世紀90年代流傳至今,麥當勞的“開心樂園餐”引進中國,也拉開了玩具營銷的序幕,諸多快消品隨后爭相效仿。然而麥當勞的贈品玩具更新速度卻是很多產品不可及的,世界杯期間贈主題玻璃杯,2001年的HelloKitty系列、2002年的迪斯尼百周年紀念系列……這些當時隨餐免費到手,成本低廉的贈品歷經幾十年價格不知翻了多少倍。這副感情牌喚起的復古和懷舊風讓不少玩家趨之若鶩,情愿擲重金換得絕版孤品。麥當勞成功抓住了消費者愛玩跟風且鐘情于“人無我有”的限量款心理,伴隨著小食客成長的玩具也變成一種收藏習慣,在消費迭代升級中食玩理念得以傳承。這樣成套成系列的手辦贈品已經有了如今盲盒的雛形,只不過盲盒的隨機性如同一張賭運的牌,搖擺在期望與失望的心理預期之間,摻雜著成人世界的博弈,這種帶有詭計的小玩意雖然玩法多樣,但想要得到那些精致的玩偶頗費周折,不敵過去看中即買來的劃算和純粹。

·中西玩具對比
留住舊時光的玩具人
千萬可別小看玩具,它的誕生凝聚了一批人在背后默默付出:從造型設計、開模噴漆再到售賣收藏,他們給他人帶來了快樂,卻鮮有人提及他們的名字。陳國泰曾在香港個展“小玩意·大意義”上結識了社交頗廣的玩具發(fā)燒友,他們一道尋訪到了那些賦予玩具生命和靈性的手藝人。
中國玩具在上海,上海玩具在康元,陳國泰為了揭開康元神秘的面紗,踏上了尋根之旅。靜安區(qū)武定路956號就是上海玩具二廠的原址:“在一位賣菜阿姨的指點下,我順利地找到了玩具廠。出口處是兩扇約兩米高的深色鐵制拉門。門邊上有個小倉庫,地上放著五六十只的鐵皮母雞生蛋電動玩具……我看到的是一個約200多平的弄堂,弄堂左右有通道。依稀記得右通道是一排排的車間,第一個車間非常大,放置機床。左邊堆滿著貨,估計是儲存鐵皮玩具的大型倉庫,順著往上看,是一排排的房間,可能是廠長,生產科和技術科工人的辦公室?!币舱窃谀菚r,陳國泰和康元廠史的編寫員黃均如結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情誼。初次拜訪,他就獲贈了一份30年代康元廠的玩具產品目錄,也為日后按圖索驥提供了依據(jù)。
時隔六年,康元廠從武定路搬到陳家宅路,陳國泰因業(yè)務需要二度前往,又結識了美術師王統(tǒng)一,他從上個世紀60年代起在廠里敲工。具體說來就是根據(jù)鐵皮玩具的圖紙做出雛形,他手里的玩具沒有經過打磨和上色,卻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出身同一專業(yè),王統(tǒng)一和陳國泰相當投緣,聊起玩具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尤其是他對事業(yè)抱有的熱情歷經半個世紀仍然歷久彌新,“我阻止不了歷史的進程,也不能左右鐵皮玩具的命運,但是盡量幫助那些對鐵皮玩具有興趣的年輕人,至少可以把這個東西延續(xù)下去,讓后代知道我們的鐵皮玩具曾經輝煌過。”陳國泰將黃均如和王統(tǒng)一兩位滬上老玩具人看成他事業(yè)旅途中的左膀右臂,二人所傳授的歷史和技術令他受益匪淺。
在玩具世界里皆是關于“聚集”和“微縮”的夢想,所有藏友都夢想開一家玩具博物館,手藝人則是期待著身臨其境的生活場所變成微縮景觀,來自丹麥的木匠克里斯第森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把這一切成為可能,這個名為樂高 (LEGO) 的玩具從木質演變成塑膠材質,憑借玩家的靈感,樂高積木可以搭建出任何東西,從卡通玩偶到高樓大廈無所不能,孩子大人玩起來都會上癮。每隔一段時間,世界最高樂高塔的記錄都會被敢于挑戰(zhàn)的勇士刷新,耗費幾十萬塊零件,靠升降梯才完成的作品頗為壯觀。
事實上,本土玩具設計師也在微縮世界中創(chuàng)作過奇跡。1962年,上海江南造船廠造出了中國第一臺萬噸水壓機,在中國工業(yè)史上寫下了恢弘的一頁。有著鐵皮玩具界“九大金剛”之一的倪巡前去船廠參觀,被這座龐然大物震驚,之后就有了想把它變成玩具的想法。既不能失掉氣勢,也要增添幾分童趣,一時間難倒了經驗豐富的團隊,幾易其稿,最終做成了電動玩具。這件記錄著中國近代工業(yè)發(fā)展歷程的鐵皮玩具到今天身價翻了百倍,對擁有它的藏家來說更是彌足珍貴。
更多作品

劉晗,《21世紀的精神孤島——我們和我們的精神世界》,2021年1月出版。
內容簡介 · · · · · ·
日?;ㄙM時間聯(lián)系著更多的人,而這樣看似緊密的聯(lián)系卻從未擺脫孤獨這種城市癥候群的暴發(fā)。智能時代能讓人與人彼此靠近,卻將心墻高筑于手機屏背后,演繹著“最熟悉的陌生人”……
作者簡介 · · · · · ·
劉晗,書評人、譯者。書評、藝術評論百余篇散見于京滬深各大媒體,曾獲北京大學生影評獎、香港青年文學獎。譯有《不工作——我們?yōu)楹瓮O聛怼贰稓v史學是什么?——藝術與科學之爭》等。
目錄 · · · · · ·
算不上病的城市病
拖延癥: 死線之前的逍遙法則
社恐人: 害羞背面是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孤獨癥: 都市逆行人投射的溫柔報復
假公知: 造假的知識分子為何背叛公眾
窮忙族: 社會底層年輕人的夢想與現(xiàn)實
利己者: 營造一種精致生活
癮君子: 煙草的誘惑與管制
餐桌上的迷惑與尷尬
吃的真相: 人與食物交往啟示錄
面食人生: 一面一人生
咖啡續(xù)命: 口中之味,遮不住生活的苦澀
奶茶浪潮: 日常加糖,煩事掃光
飯局演變: 食之味,局中迷
火鍋溯源: 除了熱辣還有什么
飲食男女: 菜場里的男人,廚房里的女人
欲速不達的過去,風馳電掣的潮流
數(shù)字黃金: 當科幻成為現(xiàn)實
匠人時代: 手藝在機械化時代的復歸
語言垃圾: 發(fā)泄出來的文化史
少即是多: 留白設計,簡約生活
單車回歸: 從實用到摩登
貓居的疑慮與隱憂
房子自白: 家的建構與演化
垃圾分類: 垃圾的衍生及其引發(fā)的焦慮
精致獨處: 另一種與世界對話的方式
執(zhí)筆擼貓: 為什么作家都有貓
蝸居宅家: 與其墮落,不如創(chuàng)作
鄰里街坊: 最熟悉的陌生人
機器之城: 后現(xiàn)代城市的興起
紙中城邦的燈塔和迷局
文學偶像: 作家的化身,時代的命運
作家密碼: 如何走出作家的私人迷宮
書寫困境: 文本締造者的精神困境
有色眼鏡: 文本內外無所不在的歧視
苦中有樂: 成為作家的捷徑與陷阱
偽愛好: 公共場所里的讀書人
非常態(tài): 從審美震驚到怪味少數(shù)派
好了,這篇文章的內容發(fā)貨聯(lián)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如果大家網絡推廣引流創(chuàng)業(yè)感興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備注:發(fā)貨聯(lián)盟引流學習;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zhàn)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